美股帶動回檔??台股走向第四季!|群益期貨建嘉

台股:

受到原物料價格拉回影響到台股上週五表現,盤面上雖然電子、半導體走強撐盤,

但傳產股拖累大盤,造成指數高檔震盪一度下跌接近百點,所幸尾盤買盤拉抬方能以小跌作收。

國際盤美股因押寶財報可望繳出亮眼成績單推升道瓊、S&P500創高,

國內法人信心逐漸回籠雖認為供應鏈問題仍將困擾台股,但逐漸偏多的心態支撐台股下檔,

也因為如此,法人資金不大買權值,台股上方空間有限,

但中小型股卻是出現明顯的炒作行情,盤面上不乏宏達電、合一等個股獲得資金青睞連續上漲,

只要大盤不要出現連續性的重挫,這些中小型股就還會繼續有驚人的表現。

本周開始市場聚焦聯發科、聯電、穩懋、日月光等科技公司對第四季營運展望,

而美股重點科技股也將陸續公布財報,上週五台股盤前英特爾公布財報不如預期影響到週五美股表現,

也打亂了台股反彈走勢美股投資人押寶科技股財報會有不錯表現,

不過隨著英特爾、Snap等公司公布財報後樂觀的預期似乎有所轉變,或將為接下來台股反彈帶來變數。


美股:

投資人賭押財報利多推升美股上漲來到高檔,不過英特爾、Snap財報利空打臉投資人,

英特爾是四大指數皆有的重要成分股之一,股價大跌11.68%牽一髮動全身,

四大指數因而出現震盪,根據彭博供應鏈資料顯示,半導體相關公司應材有8.8%營收來自英特爾,

科林略超過8%,科磊約7.8%,因此那斯達克、費半跌幅相對較重。

前鮑爾、高盛和摩根大通預期通膨是暫時現象,只要疫情恢復正常,

人民回去工作,供應鏈恢復正常,通膨自然就降溫,不過時間進入冬天,

疫情可能會惡化,加上天候因素能源價格也會進一步推高,因此民間普遍不認為通膨是暫時,

開始積極囤積「所有商品」保值兼投機,導致通膨問題變得更難以控制。


農產品:

小麥因美國、國際生產面臨挑戰,吸引買盤推升價格,也帶動玉米價格上漲。

化肥價格高漲,導致預期明年會有更多的農民轉為種植黃豆,致使黃豆價格承受壓力。

通膨預期增強,加上又有反聖嬰捲土重來,資金將從能源、金屬一路影響到農產品價格。

觀察幾檔大宗商品ETF從10月開始有明顯資金流入,其中DBC、PDBC農產品占比約25%左右,

隨著反聖嬰與通膨題材發酵,農產品可望有新一波的行情可以期待。

NOAA預估反聖嬰會在11月~明年1月進入逼近強度的階段,將影響巴西的降雨,

進而影響正在播種的黃豆與玉米,而反聖嬰一路影響到明年4月也會影響到美國明年的播種。


*警語此分享訊息僅供參考,非為任何形式之勸誘、建議及推薦。務必請獨立思考自行作出投資決定,並留意市場風險。如因相關內容招致損益 ,概與此發訊及作者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