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拖累台股市場,期待電子救市場?|群益期貨建嘉

台股:

7月上旬美股與台股均創歷史新高,7月中旬起美股下跌,台股也轉為盤跌整理,

市場開始反應下半年經濟成長趨緩、企業獲利年增率下滑、估值偏高議題,

多數科技股第2季營運佳且第3季展望樂觀,但季報與展望投資分析價值因價格偏高而降低,

只有外資會分析大型股財報後進出,而近期外資偏向賣超,因此財報利多不漲,資金流向中小型科技股。

航運股雖然下半年基本面良好但股價早已領先反應,先前主流傳產類股開始出現拉回,

而電子股沒有接棒,台股因此越盤越弱,後續將從小跌逐漸演變成大跌的機率正在上升。

過去指數在上半年大幅上漲,若第三季再漲,10月崩盤機率將暴增,因此內資共識若第三季拉回後,

第四季股市再反應消費旺季利多指數在年底走升。

整體來看,台股反彈電子股領頭會是未來走升的關鍵,若反彈月線若無法站穩,

就必須要提防接下來調節力道進一步擴大,迎來主跌段的風險。


美股:

美國上週初領失業金人數意外增加,delta病毒肆虐影響經濟復甦展望,

讓景氣循環價值股、金融、能源類股拉回。由於對經濟觸頂預期增強,債券利率在低檔震盪,

有利科技股反彈,下周是尖牙股陸續公布財報的時間,預期將繳出正面的成績,

帶動美股走升,不過德儀第三季營收可能低於預期,

引發外界對晶片需求放緩的擔憂,股價大跌5.3%,台積電ADR跌1.1%,拖累費半指數。

市場資金持續投入在科技成長股,美林7月經理人調查表示科技股再度成為最擁擠交易,

此外經理人也對美國下半年經濟成長放緩提出擔憂,在財報公布完利多出盡之後,

美股可能會開始反應下半年經濟趨緩,以及企業財報獲利成長年增率大幅下滑的利空,

而接下來科技股公布財報,事先的預期已經提早反應,市場將以高標準來看待,

符合預期或不如預期都可能會利多出盡而拉回。

英特爾公布第二季財報以及下季指引都優於預期,

但數據中心收入年減9%就出現利多不漲狀況,

因此美股接下來會偏向震盪,反彈到前高壓力將漸增,提防拉回修正。


農產品:

農產品公布出口銷售報告,黃豆舊作銷售6.2萬噸高於前一周2.2萬噸;新作銷售17.6萬噸,低於前周29.1萬噸。

玉米舊作銷售-8.8萬噸低於前一周13.9萬噸;新作銷售4.8萬噸,低於前周13.3萬噸。

整體報告並無太多亮點,且反應中國需求疲弱。而7月底之前主要種植地帶持續乾旱,

但8月初可能迎來一些降雨,讓農產品價格漲多出現拉回。

巴西玉米貿易商擔心因為乾旱以及霜凍影響,今年玉米產量可能會低於8000萬噸,

比起最初預估1.1億噸少了3000萬噸以上。巴西農業諮詢機構Agriural估產量為8530萬噸,

StoneX估低於8800萬噸,7月WASDE估9300萬噸,目前7月底還有一波霜凍,後續仍存在下修空間。 

美國參議員組成跨黨派團體提出乾淨能源法案,要停止玉米乙醇的混合授權,

主因生產乙醇會提高食品跟飼料價格、增加氣體排放、對環境造成威脅,

要用排碳量更低的燃料來取代乙醇。

目前授權150億加侖的乙醇混合到燃料當中,

根據美國可再生燃料標準(FRS)明年法律規定煉油廠必須要使用360億加侖乙醇。


*警語此分享訊息僅供參考,非為任何形式之勸誘、建議及推薦。務必請獨立思考自行作出投資決定,並留意市場風險。如因相關內容招致損益 ,概與此發訊及作者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