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值股資金回歸?堅守萬七!|群益期貨建嘉

台股:

如我們預期的在新冠肺炎確診人數暫時降溫以及美國SOX漲0.86%的帶領下,

外資5/31買超台股131億指數大漲197.57點漲幅1.17%,科技股指數漲幅1.62%比加權指數強,

這是因為台積電漲了1.19%、鴻海漲2.25%、聯發科漲3.54%、大立光漲了4.12%,

科技權值股都動了自然指數有好表現。


美股:

FED的通膨指標4月核心PCE3.1%,超過市場預期2.9%,

美股收盤上漲,不像5/12公布4月CPI時造成美股大跌出乎市場意料之外,

媒體都說美股不甩通膨上升而上漲其實是忽略了美股是由市場預期主導的特性,

5/12公布CPI時讓美股重挫,但隨後兩天在FED強力主導市場預期說通膨上升只是短暫現象後美股反彈,

在5/28之前早已有多位FED官員不斷的強調通膨上升只是短期現象,

而且2021年底之前通膨都會持續上升但2022就換趨緩,

從美國的利率期貨等多面向指標就可看出FED成功主導了市場的預期,

而且PCE向來就是跟CPI方向一致,

5/12美股已經對通膨上升反應了但也只有有短短的一天突顯出美股多頭氣勢頗強,

或者說拜登政府提出的6兆美元預算案是美股5/28能夠上漲的因素,

不過債券殖利率的走勢來看,債市投資人對這麼龐大的預算案在美國國會是否過得了沒有很樂觀,

但不管最終通過的預算是是多少絕對會高於過去幾年差不都是2兆美元左右的年度預算案,

這意味著美國經濟、企業獲利2022仍會持續成長,

只要企業獲利能持續成長股票就是打敗通膨的最佳工具之一。


匯率:

持續的月底再平衡帶動美元過去2天反彈,

不過拜登的6兆美元預算案正常的情況下應該會帶動債券殖利率上漲,

但5/28美股各年期債券殖利率卻是下跌,

這意味著債市投資人根本不認為6兆美元預算案可以在美國國會過得了。


陸股A50:

中國官方製造業PMI不如市場預期,其實也還好只差0.1而已,

非製造業PMI比市場預期多0.1,一正一負其實還好,

但卻被拿來當作是5/31 A50下跌的理由讓人有點摸不著頭緒,

金融股指數最多一度下跌1.33%,還好創業板漲2.38%才幫助A50拉起來縮小跌幅。


*警語此分享訊息僅供參考,非為任何形式之勸誘、建議及推薦。務必請獨立思考自行作出投資決定,並留意市場風險。如因相關內容招致損益 ,概與此發訊及作者無關。